关闭

农机网

当前位置: 农机网 > 地方农机

戈壁滩上的“新农人”:新疆棉田里的科技盛宴

作者:小编 时间:2025-10-09 15:46:45 浏览:

十月的新疆,是一望无际的“白色海洋”。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大型棉田里,采棉机轰鸣作响,但驾驶它们的,很多是穿着时尚、操作平板电脑的年轻人。他们是被现代农业吸引而来的“新农人”,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上演着一场高科技农业的盛宴。

一、 从“北斗”导航到“无人机”巡田,精准无处不在

在玛纳斯县的一片万亩棉田,负责人小陈是一名“农二代”大学生。他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,而是回到家乡,接管了父亲的农场。

“我们现在种棉花,和父辈完全不是一回事了。”小陈一边操作无人机进行落叶剂喷施后的效果巡查,一边对记者说,“播种的时候,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机,行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。浇水有智能滴灌系统,手机一点,水肥就自动送到棉花根部。”

他打开手机上的农业APP,地块的盐碱度分布、历年产量图、实时土壤墒情等信息一目了然。“过去靠经验,现在靠数据。什么时候打顶,什么时候喷施落叶剂,系统都会给出科学建议。”

二、 “下蛋机”与“打包机”,采收模式革命性变革

棉花采收环节,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体现。记者在田间看到了两种主流的采棉机:一种是传统的“下蛋式”采棉机,将采摘的棉花直接卸在跟随的拖车里;另一种是更为先进的“打包式”采棉机,它能在田间直接将棉花压实、包裹成一个巨大的圆柱形棉包。

“打包机是革命性的。”一位来自新疆本土农机企业的技术员介绍,“它减少了棉花转运过程中的杂质混入,保证了棉花的品质和‘白度’。同时,棉包密度高,便于运输和储存,每亩能为我们节省几十元的运输成本。”

这些价值数百万的高端采棉机,大多由农机合作社或农业服务公司购买,为众多棉农提供采收服务。棉农无需购买,按亩付费即可享受世界一流的采收技术。

三、 “新农人”的困惑与成长

尽管科技带来了巨大便利,但小陈这样的“新农人”也有自己的困惑。

“最大的压力是技术和资金更新的压力。”小陈说,“农业技术迭代太快了,去年买的设备,今年可能就有更智能的版本出来。跟着更新,资金压力大;不更新,又怕落后。”

此外,如何管理好这些昂贵的智能装备和庞大的数据,对他们也是新的挑战。“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,从农艺到机械,从IT到金融,甚至市场营销。”

尽管如此,小陈对未来充满信心。“看着自己用科技种出来的棉花,品质好、产量高,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。农业,在这里真的可以是一个很酷、很有前景的行业。”

四、 新疆模式的启示:规模化与科技化的完美结合

新疆棉区的机械化实践,展示了在土地规模化经营基础上,科技所能爆发的巨大能量。它证明了:

  1. 高投入可以带来高回报: 在精准管理下,高端农机的投入能够通过节本、增效、提质得到超额回报。

  2. 社会化服务是关键: 通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,让小农户也能共享先进技术成果,解决了“买不起”和“不会用”的难题。

  3. “新农人”是未来: 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像小陈这样有知识、有眼光、敢于尝试的年轻力量。

这场戈壁滩上的科技盛宴,不仅生产出了优质的棉花,更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未来,描绘出了一幅清晰而动人的蓝图。


标签: 新农人

推荐文章